“黑科技”!新型邊防巡邏被裝保養(yǎng)功能使用“全攻略”來啦

來源:解放軍報作者:王爽智 張 華 本報記者 孫興維責任編輯:劉秋麗2020-10-26 08:54

摘要:邊防巡邏被裝的研制成功,是我軍被裝科研戰(zhàn)線緊貼戰(zhàn)場服務戰(zhàn)斗力的一個縮影。

設計好不好 官兵說了算

■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、高級工程師 張 華

19邊防巡邏被裝正式列裝了。

回想起整個課題的研究過程,作為課題組長,我感觸最深的是如何讓被裝保障真正滿足邊防部隊實戰(zhàn)化勤務需求,成為部隊戰(zhàn)斗力提升的堅強支撐。

邊防巡邏被裝課題研究源于部隊,服務于官兵。研發(fā)設計過程中,在高原山地、邊境海島特殊的環(huán)境、氣候條件執(zhí)勤的戰(zhàn)友們,用真實感受提出了保障需求。而這,正好與軍委機關、軍事科學院科研要向實戰(zhàn)化轉變的思路不謀而合。

為了實現精確化保障,軍委后勤保障部領導直接指揮、業(yè)務局領導帶隊,軍科系統工程研究院抽組精干研究人員參加,上高原、下海島。在調研過程中,我們冬季前往根河、夏季到桂山島,前往無人區(qū)親身體驗邊境巡邏執(zhí)勤,從詢問“官兵巡邏需要什么”到“我巡邏需要什么”,拿出更貼近官兵需求的設計方案。

掌握需求只是明確了目標,解決需求才是研究的初衷。這需要科學的思維,扎實的攻關。在相關科研思路引導下,課題組梳理總結邊防巡邏被裝體系,并將體系中具體品種需求,轉化為攻克“輕質、耐用、保暖、燃燒炭化”等關鍵技術。

數百次的實驗室試驗,10余輪的樣品試制,我們攻克了“高強聚酰胺制備、雙包雙嵌紡紗、超細輕質保暖絮片生產、鈦合金拉伸成型、拒水羽絨制備、星空迷彩設計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,解決了邊防巡邏被裝輕質、高強、保暖、燃燒炭化和偽裝等問題。

同時,在充分考慮到戰(zhàn)斗勤務中“人體尺寸擴容需要”基礎上,我們將人機工效學原理與服裝版型設計相結合,開發(fā)出針對邊防巡邏勤務需要的作戰(zhàn)套服;考慮到“邊境巡邏野外生存需要”,我們研制“多功能水壺、防眩光眼鏡”等巡邏裝具。

設計好不好,官兵說了算。在新型被裝部隊試穿試用過程中,我們注意到,其攜行的方便性很重要。翻山越嶺的官兵,需要根據天氣變化調整配套服裝,有限的單兵負荷重量、攜行裝具容積,對被裝的收納方便性、攜行體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課題組根據部隊官兵意見,先后研究分析不同被裝品種的單品包裝方式和攜行方式,采用模塊化設計思路,針對性地設計出“組合式可拆卸服裝結構”和“多種攜行接口”,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,提升了被裝保障的機動靈活性和精確化保障水平。

邊防巡邏被裝的研制成功,是我軍被裝科研戰(zhàn)線緊貼戰(zhàn)場服務戰(zhàn)斗力的一個縮影。

下一步,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聚焦部隊實戰(zhàn)需求,將堅持體系科研思路,以實戰(zhàn)需求為牽引,聚焦職責使命,聚力軍用功能材料、單兵綜合系統、軍事人因工程等課題攻關,為實現軍需裝備的升級換代,保障打贏做出貢獻。

新被裝助力“輕裝簡行”

■馬 軍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

高山峽谷間,一隊全副武裝的巡邏官兵穿叢林、爬陡坡,向著點位進發(fā)。

這是國慶假期過后,西藏軍區(qū)“墨脫戍邊模范營”官兵第一次進行3天4夜的長途巡邏。這次巡邏與以往不同,官兵們身著最新列裝的邊防巡邏裝具,個個勁頭十足。

行進途中,四級軍士長董瑞告訴記者,新式巡邏服裝最大的特點是輕便、易于穿脫。深秋在轄區(qū)雨林中行進,他和戰(zhàn)友走不了多久作訓服就被汗水浸透,新被裝面料科技成分高,能夠迅速導出汗液,穿著舒適度好,能有效避免環(huán)境突變造成的低溫凍傷。

墨脫地處西藏東南部,境內群峰起伏,林海莽莽,天氣復雜多變。

在墨脫守邊16年的四級軍士長杜偉說,新配發(fā)的羽絨保暖棉衣褲自重較輕,壓縮攜帶體積小,易于攜帶和穿脫,在巡邏過程中發(fā)揮良好保暖功效。“高性能的新型巡邏裝具讓大家‘輕裝上陣’,降低了執(zhí)行任務時的損傷率,提高了執(zhí)勤效率。”杜偉說。

守防墨脫,從海拔400多米的密林到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,“一天歷四季、十里不同天”,有些偏遠點位官兵往來一趟長達10多天。這樣的長途執(zhí)勤任務,對巡邏裝具要求較高。

穿行雨林,天氣變化無常。有時前一段路風雨交加,下一段就開始飄落雪花。加之叢林密不透光,官兵腳下的路常年泥濘濕滑。

“新式作戰(zhàn)靴讓我們在巡邏途中‘腳踏實地’,安全系數高、舒適度好?!倍鹫f,以往巡邏時,大家都穿著迷彩膠鞋和作訓靴,但蹚溪流、過沼澤時,穿著這兩種鞋的優(yōu)勢就不明顯,不僅潮濕難干透,還容易受傷。

墨脫巡邏全靠“鐵腳板”。以往,徒步巡邏過程中因為磕碰石塊造成的崴腳、腳指甲開裂的情況時有發(fā)生,如今有了新戰(zhàn)靴,官兵巡邏感覺好多了。

途經“螞蟥谷”,官兵們從背包中取出新型叢林迷彩皮膚衣。

大家介紹,新型服裝自帶“大蒜氣味”能有效驅走螞蟥,且袖口和衣領束口性能好。官兵在行進途中扎緊衣領,快速通過螞蟥棲息區(qū)域,能夠有效規(guī)避螞蟥襲擾。

夜間宿營時,官兵們點燃篝火。他們身上的新型作訓服手感輕薄,但官兵們感受到的是其防寒、速干功能。

上士楊鑫說,他們身上穿著的配套內衣,面料科技含量較高,透氣性好。戰(zhàn)友們夜間在帳篷內可以直接穿著這套內衣休息,清早起床后也絲毫沒有束縛、不適感。

交流中,戰(zhàn)士們討論較多的還有新型行軍水壺。

“這個水壺采用鈦合金材料,最大的特點是輕。它還附帶飯盒、菜盒、吊繩、折疊勺,可以滿足我們對野戰(zhàn)環(huán)境的行軍需求,幫助我們快速恢復體力?!倍鹫f。

有了“功能強大”的新型水壺,官兵們的巡邏背囊中減少了勺子、碗筷等“瓶瓶罐罐”,官兵們執(zhí)勤勁頭更足了。

巡邏隊隊長、連長何明飛說,巡邏條件改善了、保障能力提高了,官兵完成巡邊任務會越來越高效。

?
輕觸這里,加載下一頁
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