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軍某旅結合任務實際抓好隨機教育
機動途中開設“車廂課堂”
解放軍報訊 常海洋、杜祥報道:“這里是黃麻起義的重要策源地之一,戰(zhàn)爭年代曾涌現出大批革命先輩……”日前,陸軍某旅官兵跨地域執(zhí)行任務途中,某連干部楊曉龍充分利用沿途紅色資源,靈活開展隨機教育,引發(fā)官兵強烈共鳴。
“隨著部隊擔負的使命任務不斷拓展,任務分隊部署分散、動中轉換成為常態(tài),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面臨人員難集中、時間難同步等現實問題?!痹撀妙I導介紹,為此,他們針對機動轉場頻繁、人員分散流動等實際,探索改進教育模式,利用遠程機動、任務轉場等時機,靈活開設“車廂課堂”,讓官兵時時受教育、處處受熏陶。
課堂隨著任務走,教育跟著車輪轉。實踐中,他們采取“機關統(tǒng)一籌劃、營連自主組織”的方式,結合任務沿途紅色場館、革命舊址等資源,靈活組織小演講活動,引導官兵學黨史軍史、悟紅色傳統(tǒng);精選官兵關注的熱點話題作為授課內容,鼓勵基層單位開展“微課堂”活動,讓官兵聽得懂、有觸動、受啟發(fā)。
為進一步豐富教育形式、提升教育質效,該旅在廣泛征求大家意見建議基礎上,集中采購了一批優(yōu)秀書籍,供官兵閱讀學習,并鼓勵官兵根據自身實際制訂讀書計劃,在教育課堂上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。
“從主人公的成長經歷中,我讀懂了‘堅持’的意義……”在該旅某連任務途中組織的“書香浸潤強軍夢”讀書分享會上,上等兵劉守銳結合自身經歷分享的讀書體會,讓身邊戰(zhàn)友深受觸動。
三五分鐘不嫌短、三五個人不嫌少。該旅領導介紹,隨著隨機教育廣泛深入開展,“車廂課堂”逐漸變身為傳承紅色基因、弘揚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的前沿陣地。不僅如此,每到達一個駐訓地,他們都會組織官兵到當地紅色場館、革命舊址開展現地教育,進一步激發(fā)大家矢志強軍、建功軍營的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