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戰(zhàn)而行:從主體到主力
——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某中心加強文職人員隊伍建設紀實
■劉曉東 王 洋 吳 雙
仲秋時節(jié),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某中心高級工程師、文職人員乃國云帶領同事,深入某戰(zhàn)場建設項目現場,開展質量監(jiān)督。只見他們熟練爬上腳手架,打開混凝土回彈儀、鋼筋檢測儀等設備展開作業(yè)。
“鋼筋重量處于標準區(qū)間下限,混凝土澆筑程序落實不嚴,不利于維護軍事設施主體結構安全和保證抗打擊能力,請密切關注建筑原材料質量和施工工藝控制……”一番操作完畢,檢查組提出的建議得到建設單位認可。
該中心領導介紹,此輪編制調整和政策制度改革后,文職人員已成為單位主體,活躍在工程立項評審、質量監(jiān)督等20余個領域。近年來,他們通過持續(xù)開展“講心事、辦實事、解難事”活動,激勵文職人員走到“聚光燈”下,實現從主體到主力的轉變。據了解,該中心先后有7名文職人員入選全軍軍事設施建設專家?guī)欤?個業(yè)務室獲得國家級表彰并榮立集體三等功,2個業(yè)務室被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表彰為“四鐵”先進單位,為軍委機關履行參謀、執(zhí)行、服務職能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。
思想有結及時解
“面對平凡崗位,有時工作積極性不高”“由于基層經驗不足,感覺有些工作干不到點上”“自身能力素質與練兵備戰(zhàn)實際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”……一次民主懇談會,幾名文職人員的心里話引發(fā)了該中心領導的深思。
“讓‘孔雀藍’從主體成為主力,必須在政治上加強關心、思想上用心引導、工作上充分信任、成長上創(chuàng)造條件、生活上積極幫助?!敝行膶n}黨委會上,一班人經過討論形成共識。
他們開始搭臺子、壓擔子,主動把“燈光”向文職人員聚焦。一次,上級要求該中心赴某工程施工現場開展技術服務,這項工程規(guī)模大、結構復雜,以前通常由軍人帶隊。經過調研論證,中心決定此次指派文職人員王梟飛擔任組長,帶領幾名同事奔赴一線。
“結構安全檢測效果不理想,是否需要提高配筋率?”“消防系統(tǒng)出水量不足,如何改進吸水管與母管連接方式?”工作中,建設單位提出的幾個問題,讓王梟飛措手不及,隨后的座談交流更是碰了“一鼻子灰”。
返回單位后,出師不利的王梟飛像霜打的茄子?!耙淮螞]干好不要緊,只要努力學、愿意干,一定能夠盡快適應任務需要!”看到王梟飛情緒有些低落,中心領導靠前疏導,并主動和他結成幫帶對子。受到鼓勵的王梟飛重拾信心,全力以赴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,不斷錘煉自己的能力。由于有了扎實的業(yè)務基礎,王梟飛帶領同事精確高效保障,一批技術難題迎刃而解。
思想通了,干勁自然更足了。如今,王梟飛瞄準服務打贏不斷向舞臺中央靠攏,工作得到基層官兵認可。去年,他的足跡遍及全國50余個城市、120余個工程現場,行程超過10萬公里。
結合實踐,該中心還積極健全完善選人用人模式,切實把想干事、能干事的優(yōu)秀人才選準用好。今年初,幾個業(yè)務室副主任崗位空缺,經過綜合考察,有兩名文職人員脫穎而出,走上領導崗位。
業(yè)務不熟靠前幫
“前方監(jiān)測站點數據接收正常,軍地數據順利聯通,系統(tǒng)升級完成?!弊叱瞿抄h(huán)境預警監(jiān)測數據中心,文職人員曲璐身心輕松地回到辦公室。書柜里陳列的一本本榮譽證書和登載她學術論文的20余本期刊,見證著這名文職人員的成長之路。
說起來,曲璐的成長并非一路平坦。入職初期,中心相關專業(yè)人才短缺,因本科專業(yè)較為貼近需求,她被安排在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崗位。
“對相關技術不懂,那段時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!”回想起步的艱難,曲璐感慨萬千。第一次參加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,她不太熟悉業(yè)務,剛進設備室,某報警儀發(fā)出的聲音把她驚出了冷汗。
為了幫曲璐盡快勝任崗位,中心領導及時請來行業(yè)專家,量身制訂補短計劃,并聯系某高校工程物理系,推薦她在職攻讀碩士學位。深感本領恐慌的曲璐白天苦練實操,晚上惡補專業(yè)知識,很快對多種污染源的技術指標做到了“一口清”。
經受拔節(jié)生長之痛,曾經的盲點成為如今的特長。近幾年,曲璐奔赴全軍100余個單位,用過硬的能力素質攻克一個個困難,多次完成重要任務。
為每名文職人員制訂能力指標、規(guī)劃成長路徑,如今已成為該中心的常態(tài)動作。去年以來,他們先后選送20余人次入學培訓,舉辦多次業(yè)務集訓,助力文職人員在成長道路上加速奔跑。
人崗不適精準調
“小高最近情緒不高,似乎有什么心事?!币幻h支部書記反映的情況,引起該中心領導的重視。
高曉輝是某高校電氣工程專業(yè)的碩士研究生,岳父和妻子都是軍人。耳濡目染之下,他對部隊充滿向往。看到文職崗位招錄計劃后,他毅然辭去高薪工作,走上軍事設施建設崗位。
“如何提升小高的工作積極性?”中心領導及時靠上去與高曉輝多次談心,他嘴上說著“都挺好”,可工作勁頭沒有明顯提升。
原因在一場學術論壇中揭曉。在討論評審專業(yè)的一個疑難問題時,高曉輝打開了話匣子。獨到的觀點、清晰的表述,與平時沉默寡言的他判若兩人。
“看來他有更適合的領域?!痹瓉?,高曉輝性格內向,而質量監(jiān)督更多需要面對面與人溝通交流,不善言辭的他一直在適應。怕給組織添麻煩,他以前沒有說出心里話。
中心黨委經過研究論證,決定將高曉輝負責的工作由質量監(jiān)督調整為項目評審。高曉輝變得干勁十足,主動參加某大項任務,提出的多項建議被上級業(yè)務部門采納。今年,他貫徹勤儉建軍要求,嚴格按標準審減某工程建設經費,讓軍費更精準地投向備戰(zhàn)打仗急需項目,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肯定。
“要讓每一匹千里馬都能縱橫馳騁?!痹撝行狞h委趁熱打鐵組織問卷調查,全面了解文職人員適崗情況,先后為4名文職人員調整了專業(yè)方向和負責工作,有效激發(fā)了他們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熱情和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