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防大學聯(lián)合勤務學院
參訓學員登臺分享一線經驗
解放軍報訊 任永勝、記者孫興維報道:冬夜,國防大學聯(lián)合勤務學院教學樓內,每周一次的“青礪講堂”火熱開講。來自聯(lián)勤保障部隊某旅的學員張志興走上講臺,分享自己執(zhí)行多項重大演訓任務的經歷體會,贏得陣陣掌聲。
“來自一線、冒著熱氣的生動案例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,用好用足用活這些資源,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大有裨益。”該學院領導告訴記者,來校參加指揮類培訓的學員大多是部隊建設的中堅力量,經歷經驗豐富,將他們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做法引入課堂、融入教學,與廣大教員學員共享互鑒,既拉近課堂和戰(zhàn)場的距離,又有效豐富教學資源,實現教學相長。為此,他們開辦“青礪講堂”,鼓勵學員結合各自工作實際、任務經歷,分享實用管用的抓建經驗,剖析練兵備戰(zhàn)中易發(fā)多發(fā)的問題、制約發(fā)展的難題、亟待攻克的課題,通過教員點評、學員互動、集中會診,共研解決良策。
“隨著戰(zhàn)爭形態(tài)向信息化、智能化演進,提升指揮所生存防護能力成為一個重要課題……”此前的一次“青礪講堂”上,來自陸軍某團的學員胡峰,圍繞如何提高指揮所生存防護能力等內容,與大家做了經驗分享。聽了胡峰的報告后,學員張麟就“聯(lián)勤保障指揮所的生存防護”相關課題展開研究,并積極向胡峰和教員請教。經過一段時間努力,張麟的研究成果在單位得到檢驗運用。
“院校同部隊對接越精準,課堂同戰(zhàn)場銜接越緊密,學員就越能學到真本領?!痹搶W院領導介紹,他們堅持“學戰(zhàn)、研戰(zhàn)、練戰(zhàn)”的戰(zhàn)教一體導向,采取靈活形式豐富教學資源,著力推動教學與實踐相接、課堂與戰(zhàn)場對接,有效提升了學員的指揮技能與指揮素養(yǎng)。